京堰对口协作协作资金加持“坝首第一村”全境换新颜

  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所辖的蔡湾村,是一个集山区、库区和坝区为一体的移民安置重点村。今年以来,这个村子的发展,不仅得到了丹江口市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,同时也得到了南水北调受水区北京市的全力支持。随着京堰对口协作的不断推进,对口协作项目资金的加持让蔡湾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村里的人居环境换了新颜,村里的各种产业也开始提档升级。

  蔡湾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的西翼,与丹江口市主城区隔河相望,是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开发的核心区,有“坝首第一村”的美誉,是一个移民大村。全村总面积8.2平方公里,辖村民小组5个,户籍人口731户2752人。

  在一个暖阳高照的午后,驱车进入这个距离城区并不算远的移民村。一条刚刚完成黑化施工的入村公路,一直延伸到了村里的财神庙移民安置点。“这条公路黑化施工,其中一部分资金也来自于京堰对口协作资金。”说起对口协作队村里的支持,蔡湾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张光伟首先介绍起了入村公路。

  实际上,在蔡湾村里走上一圈,发现村里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对口协作的影子。丹江口市发改局提供的一份关于对口协作项目资料显示, 丹江口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工程位列其中,而蔡湾村正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打造对象。

  “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,村里的果蔬产业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包含在内。根据总体设计,目前所有项目建设已完成90%以上。”张光伟介绍,在乡村振兴政策及对口协作的双重扶持下,如今的蔡湾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道路黑化、雨污收集综合管网建设、村里的环境整改治理,每项工作的完成,都在助推蔡湾村整体环境的提挡升级。

  “变化确实很大,电线统一入地,污水统一收集,房顶还加装了太阳能板,整个村子的基础设施配置不比城里的小区差。”一位村民表示,村里还有一栋5层高的小楼被用作托幼中心,3至12岁的小孩都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。

  对口协作资金在蔡湾村的另一个及其重要的作用,便是为这个村子的农业项目装上了“科技芯”。蔡湾村的南水北调水源地(丹江口)数字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,现如今早已开园营业。它不仅让全村的农业产业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台阶,更为村里的闲余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渠道。

  据了解,南水北调水源地(丹江口)数字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今年6月在蔡湾村建成投用,占地350亩,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,采取“财政资金+社会资本+村民土地入股”形式运转。“这一个项目,也是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工程中的重要一环。”张光伟介绍。

  蔡湾村的数字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由数十个只能温室组成,每个智能温室中,都埋设数字化感应设备,配备的一体化大田农情监测系统、农业生产精准管理决策系统、农业高效生产公共服务系统,让农作物种植过程信息化、精准化、智能化,而且均能通过手机 APP操控。目前该项目能带动近百户农户在这里参与蔬菜生产经营,在育苗、生产、包装、流通、服务等环节直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从土地流转费、大棚承包经营、合作社分红等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。

  “除了蔬菜种植,这里还种植草莓等水果,接下来还要发展多肉植物培育基地。在充分的利用蔡湾村土地的同时,为村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。”蔡湾村的数字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园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目前开发出来的望家欢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,集农场、农资、作业、金融、销售等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,能将蔡湾村及周边农产品,销往全国各地。

  据介绍,在对口协作的支持下,蔡湾村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,公共服务配套齐全,且与坝区周边景点融为一体,为发展城郊生态休闲文旅农业提供了巨大支持,进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,巩固脱贫成果。与此同时,全村的果蔬产业基地投运后,推动了蔡湾村“设施农业”和“农旅产业”融合发展和振兴,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23万元。

  “从长远来看,对口协作给我们村的良性发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动能。”张光伟认为,资金支持带来全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,项目落地给村民的收入带来了可靠保障。与此同时,环境改善和村民收入保障,也进一步带活了全村各行各业的改变。

  现如今,在蔡湾村里,各种变化随处可见。就连村里的剩饭剩菜这些厨余垃圾,也有人专门上门回收。经过设备烘干、发酵等程序后变成有机肥料,然后再无偿发放给村民。“这种变化,以往想都想不到,现在却都实现了。”村民谢玉英说。

  蔡湾村紧靠丹江口库区环库公路,直线公里,毗邻沧浪海旅游港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博物馆等旅游景点。绝佳的区位条件,吸引了八方游客。村民代龙菊和丈夫余太波过去在外地务工,2017年俩人回乡创业,在村里开起余嫂农庄,以当地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为卖点,吸纳4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。

  “老公在后厨做菜,我就在前厅招呼客人,现在村里建设得慢慢的变好,游客慢慢的变多,我们今年干脆扩大门面、增加营业面积,现在一天最多能接待七八十桌客人,收入也翻了几番。”43岁的代龙菊做事干净利落,性格爽朗大方,经营的余嫂农庄颇受游客喜爱。

  “我正准备到山东寿光引进新品种番茄苗回来种。”作为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,今年55岁的袁华2017年成立三紫园家庭农场,流转土地四五十亩,采用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运作模式,年收入30多万元。家庭农场吸纳12名村民务工,年人均增收万余元。

  “最开始没有销路,我每天晚上八九点收菜,夜里到市场卖,清晨才回来休息。现在,村子出名了,上门收菜的菜贩也多了,我们只要把菜种出来,根本不愁销路!”袁华对未来充满憧憬。(作者 何利)

产品中心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发送询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