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个蹄子”奋力追赶“四个轮子”!蚌埠真“牛”!

2023/12/30 行业新闻

  乡村振兴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“产业兴旺”无疑摆在首位。有了产业振兴,农业发展就有了方向,农村改造就有了支撑,农民收入就有了保证。

  现代农业生产不再是以数量为主,而要注重优质、绿色、生态和高效,并跳出“农”字,保持农业与二、三产业之间的协调、一起发展。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,建立充满了许多活力、功能完备、结构符合常理的乡村产业体系。

  扭住产业振兴这个“牛鼻子”,以产业体系和布局为引领、明确乡村建设目标与方向,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、汇聚一切乡村发展要素,乡村振兴的“大文章”必然会文思泉涌、涓涓不绝。

  初冬时节,暖阳高照,走进位于固镇县新马桥的国海创联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,只见一栋栋现代化的牛棚一字排开,一头头黑色的安格斯肉牛咀嚼着饲料,悠然自得。

  “正是这一个项目,结束了我市没有高端肉牛历史!”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苏锡胜兴奋地和记者说,固镇县素有养牛传统。今年以来,该县通过优化政策扶持,盘活存量资源,引进安格斯良种母牛,打造千头安格斯良种繁育基地,成为固镇改善肉牛养殖结构、打造高端肉牛产业链的重要一环。

  高端肉牛项目何以落户固镇?在全省上下大力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大背景下,蚌埠如何振兴肉牛产业?

  一头肉牛价值多少?在国海创联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,国海创联牧业部总监李兆凯介绍,在现有模式之下,一头安格斯肉牛到基地成本是2.5万元,其繁育三胎小牛后会销往肉牛市场,可实现2.4万元的纯利润。

  一头安格斯肉牛创造的利润是普通肉牛养殖的5到6倍。安格斯肉牛为什么这么“牛”?李兆凯进一步解释,安格斯肉牛性情温和、适应能力强、生长快、屠宰出肉率高,生产出的雪花牛肉脂肪洁白,肌肉色泽红润,大理石状花纹适中,肉质细嫩、香味浓郁、营养丰富,有着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事实上,随着消费升级,市场对高端肉牛养殖的需求量开始上涨迅速,而非常大程度均依靠进口实现。一边是旺盛地消费需求,一边却是国产化的严重不足。今年,我市以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为契机,积极地推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补链强链,与国海创联实业集团就高品质肉牛“繁育加”全产业链基地建设项目、传统肉牛产业基础能力转型升级项目签订合作协议,规划引进安格斯优质种牛1万头,建设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园区,设计年屠宰量15万头以上。

  目前,国海创联实业集团固镇县新马桥扩繁场已存栏进口安格斯能繁母牛1000头;选址淮上区的5000头能繁母牛牧场已进入规划和施工图设计阶段,计划12月31日前完工;与怀远县政府签署肉牛屠宰加工及预制菜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,已选定项目用地,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。

  在固镇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晓悠看来,固镇和国海创联的此次合作并不是偶然。

  位于淮河北岸的固镇,是传统养殖大县,特别是下辖的任桥镇桥东村,村民们靠着祖传的宰牛烹牛的手艺和那股老牛般的韧劲,牛肉生意在南京等长三角市场赫赫有名。

  对牛的情感,烙在了桥东人的血脉里。任桥镇肉牛养殖带头人马赛和记者说,在生意最红火的20世纪90年代,桥东人家家户户杀牛卖牛,做着人人羡慕的牛肉生意,村民骑摩托车、用“大哥大”。

  到上个世纪末,农机加速替代畜力农耕,外出务工潮兴起,牛源不足矛盾初见端倪。而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,村民为满足市场需要,采取以“弑母杀青”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,蚕食着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基础。

  目光转到与国海创联的这次合作。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德企业合作洽谈会上,国海创联副总裁李志民表示,蚌埠区位优势显著,天气特征情况和生态环境优越,资源优势和更靠近市场端的地缘优势显著。当前,安徽省政府也在大力推进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,具有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,特别是蚌埠市委、市政府对产业投资人热忱的态度、高效的工作作风以及营商环境,是国海创联选择蚌埠发展核心产业的主要原因。

  走进五河县秀红肉牛养牛场,一股草香扑面而来,一车车秸秆经粉碎、搅拌、发酵后,作为黄贮饲料整齐地码放在仓库内。

  “肉牛繁育养殖离不开秸秆,今年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。”合作社负责人刘秀红和记者说,秸秆通过养牛,实现了过腹增值,完成了二次增值。

  让刘秀红下定决心大干一场的动力是我市正在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。今年以来,蚌埠深入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决策部署,坚持超前谋划、高位推动、高品质发展,全力做好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,加快“四个蹄子”追赶“四个轮子”步伐。

  对于普通农户来说,发展肉牛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。五河县前锦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钱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购买一头300公斤公犊牛需要1.2万元,秸秆经过加工作为主饲料,经过10个月的育肥后,可卖2.48万元至2.55万元。除去其他必要成本,每头净利润约0.38万元至0.45万元,收益是稳定可观的,农民养牛致富有动力。

  为支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,我市从设立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、肉牛良种补贴、提供贴息贷款等方面发力,为养殖户提供一揽子支持政策,扩大养殖户对秸秆的持续性需求。

 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坚持外引内育双轮驱动,蚌埠正积极地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设,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高品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。今年以来,全市在建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4个,新增存栏1万头,年底前将全部投入运营,新规划养殖设施用地5块,可新增存栏2万头。

  位于怀远县万福镇的鸿福肉牛养殖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鸿福肉牛”)5号肉牛育肥棚,50多岁的高大姐正在分配草料,清理牛粪精心照看100多头肉牛。“今年估计能挣二三十万元。”离出栏还有一两个月,丈夫何石标开始估算今年的收益。可是,三年前却是另外一个模样。

  何石标夫妇有三个孩子,家庭经济捉襟见肘。2020年,他应聘到鸿福肉牛做养殖员,逐渐产生养殖肉牛念头。可是,一没有资金,二没有场地,从何谈起?

  “我也想养牛致富。”2021年,何石标找到鸿福肉牛负责人赵华彬,没想到赵华彬爽快地答应。“我们给他提供30万元资金购买牛苗,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养殖安全,牛必须放在公司养。”赵华彬说,咱们提供统一的防疫,并有偿提供草料和饲料。双方一拍即合。

  万福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调整土地性质,解决养牛场扩大生产难题。短短3年时间,何石标从当初的30头牛扩展到现在的100多头。

  在新村,50多岁的吴向海夫妇,身体常年有病,生活来源不稳定。万福镇统筹安排脱贫户与鸿福肉牛开展“一户一头牛”合作经营,即脱贫户申请扶贫到鸿福肉牛认领一头牛,鸿福肉牛统一喂养、统一销售、年底分红。目前,40多户农户与鸿福肉牛开展“一户一头牛”合作,总计带动200多户村民摆脱了贫困。

  在鸿福肉牛有机肥加工厂,堆放的牛粪经烘干处理已无异味,赵华彬抓起一大把和记者说,这可是很好的有机肥,大范围的使用在蚯蚓养殖和菌类栽培,种出的庄稼和果子更旺更甜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双桥集镇、褚集镇、徐圩乡都有肉牛养殖产业,年底前,怀远县肉牛总存栏量达4万头左右,除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外,还通过冷链运输远销长三角等。当前,该县积极地推进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,下大力气在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上大做文章,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,至2027年培育出6个黄牛养殖小镇。

  一门之隔,温度却有10摄氏度之差。初冬的早上,五河县申集镇大董村芹泽养殖家庭农场,只见董泽余穿着一件单薄衣服,头戴探照灯,弯着腰穿行在不同的饲养柜内检查土元生长情况。“土元养殖对温度、湿度要求高,要求常年温度在26摄氏度。”董泽余说。

  土元,又叫土鳖虫,是一味传统的名贵动物中药材,具有破血祛瘀、续筋接骨的功效。蜕皮期的土元味鲜肉嫩,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而土元经过深加工后的土元保健酒、土元滋补胶囊等,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。

  “开始是亲戚家在养土鳖虫,效益不错。仔细地了解后觉得养这一个市场前景好便返乡创业了。”说干就干,不当大车司机的董泽余回到老家,成立了五河县申集镇芹泽养殖家庭农场,开始了创业之路。

  养殖土元需要场地,家里房屋空间存在限制,不利于大面积养殖,这可愁坏了董泽余。多方咨询和找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指导后,董泽余选择了立体多层饲养柜养殖。“我这三间房屋一共占地3亩多,但里面一层层的饲养柜面积加在一起有4000多平方米。”董泽余告诉记者。

  由于土元不喜光,养殖屋里仅有室外光线透进来。“像这样的就是快长好了,你看,这个头多大。”董泽余边查看土元长势边向记者介绍,雌虫繁殖后的幼苗会挑出来,留来年养殖用。

  从2月份若虫开始养殖,经过7—8月的饲养期后便可烘干销售。“前两天亳州药材收购商刚拉走了一批货,等这批烘干后他们还过来。”眼下正是董泽余最忙碌的时候。

  “一年就能回本!成熟土元一斤能卖45元,我这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规模,一年下来,200万元的收益是有的。土元苗只需要第一年买,第二年就能自行繁殖,可谓一本万利。”董泽余说起土元养殖很是满意:“下一步,打算扩大养殖规模,延长土元深加工产业链。同时,自己富了,也得带动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都能赚到钱。”

  除大董村的土元养殖外,五河县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渐成势:朱顶镇的辣椒,大新镇的葡萄、黄桃、火龙果,临北回族乡的蔬菜,沱湖乡的螃蟹、龙虾等……一村一特色,一镇多产业,五河县在农业强、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路上迈出坚实步伐。

产品中心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发送询盘